電商經營學

電商經營學|經營電商如何評估跟 KOL 的合作效益
Jul 22, 2023

電商中最直覺的指標就是投資報酬率,也就是這位 KOL 幫品牌賣掉多少貨,帶來的獲利是否超過它的成本。但其實在社群內容爆炸的現在,想要找到一個 KOL 可以直接把產品賣爆是不切實際的 ...

 一、網紅行銷(KOL)是什麼 

 

KOL 行銷就是透過與 KOL 合作的行銷策略,將品牌方想傳遞的訊息融入KOL的個人風格中,讓KOL透過自有媒體(Blog、貼文、影音、Podcast…)傳播出去。

 

電商中最直覺的指標就是投資報酬率,也就是這位KOL幫品牌賣掉多少貨,KOL帶來的獲利是否超過它的成本。但其實在社群內容爆炸的現在,想要找到一個KOL然後直接把產品賣爆是不切實際的,進一步來說,有的KOL可能只有在賣特定屬性的商品時有好成效,換一個類型的商品他就賣不出去,千萬不可直接用過去的經驗來類比。

 

那…既然跟KOL合作不一定能靠賣貨賺回來,為什麼還要合作呢?

 

 二、先理解跟KOL合作可以滿足的幾種目的 

 

1、曝光建立知名度
2、加強信任感
3、產品導購
4、廣告主權限
5、素材授權

 

1、曝光建立知名度

 

當一個新品牌上線,或舊品牌的新產品線上架,這時消費者對它會是處於觀望狀態,如同銷售漏斗提到,常見的消費流程是從接觸開始、進產生興趣、評估需求,才會到購買行動。

 

當一個沒聽過的蛋黃酥品牌剛開始販售時,人們連瞄都不瞄一眼,這時如果有一位我們很信任號稱美食公道伯的 KOL 出來試吃寫心得文,雖然不至於會直接購買,但是否就願意多停留幾秒看了呢。
 

2、加強信任感

 

有一個KOL說品牌的產品讚不是真的讚,有十個KOL(KOC)說產品讚的時候,是不是真的讚不知道,但是看到這十個KOL說讚的人有高概率會覺得很讚。

 

這時候三人成虎的效果就出來了,這個階段就是使用包圍戰術,讓不同的KOL對同一群受眾透過不同的產品特色、不同的口吻輪流溝通。

 

這樣的好處是

1. 可以建立很多人從不同面向覺得商品好的信任感
2. 藉由這樣的過程,找到大眾容易為這個商品付費的特點

 

3、產品導購

 

這個階段通常我們鎖定的是已經對產品有點概念,但還在猶豫不願踏出最後一步的受眾,溝通到這個階段,才適合讓KOL拿出折扣誘之以利,更兇猛一點則會透過優惠搭配時效湊成連續技,譬如:兩周優惠團購,買三組再多送鍋具。

 

大家可能會想,如果品牌太常做折扣怎麼辦?化解的方式是品牌自己的商店不打折,透過 KOL 做團購集單,讓折扣看起來是發生在 KOL 身上,就可以有效維持品牌的觀感。

 

4、廣告主權限

 

前面提到的都是行銷漏斗的概念,但如同開頭所說不是每一次與 KOL 的合作都能滿足預期的行銷目標,這時候我們要思考的是,如果有無法達到行銷目標,那有沒有什麼是我們多取得後會很有幫助的。

 

以 Facebook 廣告主權限為例,取得 KOL 的廣告主權限後,就可以鎖定與該 KOL 互動過的受眾進行廣告投放。好處在於若我們假設這位 KOL 的粉絲是品牌的 TA,那取得廣告主後就可以鎖定這些受眾進行溝通,驗證我們一開始的假設,有成效就加碼,沒有成效則停止投放。

 

5、素材授權

 

通常與KOL合作,KOL會負責素材的產出,不過這些素材都是屬於KOL的資產,通常也僅能用於KOL自己版面上的曝光。

 

而對我們來說,若能把素材授權一起談進合作範疇內,在合作結束後繼續擁有素材使用權,可以讓品牌的素材更多元,也省去製作素材的成本。

 

說這麼多,其實就是兩個精神

 

・KOL 的合作內容,需要搭配銷售漏斗來做配置,並不是無腦導購的成效最好。
・與一個新的成效充滿不確定性的 KOL 合作,我們會想得到一些確定的東西才會感到比較踏實,就算 KOL 本身的行銷成效不佳,拿到素材授權以及廣告主權限,也能讓品牌有其他利用性。

 

 三、同一筆預算,我該找一個大KOL還是多位小KOL(KOC) 

 

先打個預防針,通常這兩個選擇並不是互斥的,在預算足夠的狀況下,也會選擇都做。不過我們都知道絕大部分的電商主,是沒有如此豐沛的預算同時布局,這時我會建議檢視你的品牌 / 產品處於什麼階段,進行相對適合的配置。

 

1、品牌/產品初期

 

市場上認識產品的人不多,大部分還不太清楚品牌的訴求是什麼,甚至品牌自己都還不確定市場會為產品的哪個特點買單。

 

這時我們最要緊的就是快速驗證這個產品是有人要的,數個產品特點中的某一項是最好溝通、最容易讓消費者買單。

 

建議的布局方式

・品牌自身去下不同切點的廣告。
・搭配數位小KOL(KOC)用情境溝通,並且一定要取得廣告主權限拿來做再行銷廣告。

 

2、品牌/產品中期

 

當消費者越來越多,品牌也已經驗證是A特點最容易讓人買單時,這時候就可以放大我們的行銷力道獲取新客,但同時也要開始思考買過產品的舊客人該如何經營(怎麼經營舊客戶有機會再寫一篇)

 

這個階段的布局方式

・與粉絲與品牌調性合適的中大型KOL合作,並取得廣告主權限,讓KOL幫品牌做第一層的曝光。
・區分潛在客戶進站的購買意圖再分眾溝通。
・透過品牌自己的特點再行銷廣告溝通。
・透過小 KOL 的情境溝通。
・最後透過限時、折購的方式促購。

 

3、品牌 / 產品後期

 

到這個階段品牌要很清楚自己對於新、舊客戶的經營漏斗各別長什麼樣子。

 

由於一直以來都在獲取新客,但市場上的既有潛在客戶隨著我們的獲取存量只會越來越少。這時比較難的就在於如何有效率的再開發出新客人,也就是第一層的行銷接觸點-曝光,所以大家會發現其實成熟的品牌很常會跟大型KOL合作,因為品牌一次就有機會接觸到幾十萬的潛在新客。

 

當然,能開發新客方式絕對不限於跟 KOL 合作,常見的還有在人潮多的百貨點設快閃店、跨業合作(寢具品牌滿額送保養品)、試吃試用活動等等,成長到這個階段行銷活動更著重的是彼此間的串連,要把綜效放大,而非訴求單個活動就要有亮眼的效果。

 

舉例來說,像是寢具品牌辦快閃試睡會邀請大KOL參與快閃門市拍youtube影片,並請物理治療師KOL做評測DM在活動現場發放,最後上架募資平台並提供購買後50日內睡不好無條件退貨,如此就把許多不同的行銷處點串接起來,達到 1+1+1+1 > 5 的綜效。

 

4、確立目的後,如何檢視KOL的成效

 

回到前面提的行銷漏斗,我們分成了曝光建立知名度、加強信任感、產品導購三個層次,所以基本上就是監測數位指標看這三個面向效果如何。

・曝光建立知名度:關注進站數、停留時間、跳出率。
・加強信任感:關注轉換率、平均客單價、進站數。
・產品導購:關注轉換率、平均客單價、進站數。

 

想知道分辨行銷是否有效果、討論行銷數據如何追蹤才合理的話,歡迎來找我們聊聊